微信客服按钮 微信客服图片
留言按钮
返回顶部按钮
 
国际知产资讯
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近日就“多计划健康保险提供商诉讼案”(In re: Multiplan Health Insurance Provider Litigation)提交了一份利益声明。这一案件目前正由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审理,司法部的介入旨在完善关于算法协调背景下协同行动的现有法理,尤其是在当前许多商业市场高度依赖技术的背景下,该领域的法律框架亟待明确。案件背景该案件是一起集体诉讼,原告方由众多医疗服务提供商组成,他们指控一个健康保险公司网络通过相互依赖MultiPlan, Inc.生成的定价决策采取协同行动,从而不当压低了网络外服务的报销率。原告方认为,各大保险公司统一采用MultiPlan平台,导致支付率不透明且被人为压低。其核心论点是,通过将定价功能集体外包给一个通用的第三方平台,而该平台的算法既不受独立监督,也不响应基于市场的报销惯例,被告实际上放弃了独立决策,转而采用协调定价机制。司法部立场在驳回申诉时,被告方辩称,根据现行对贝尔大西洋公司诉Twombly案(550 U.S. 544 (2007))的判例解释,原告未能合理地指控存在协同行为。他们认为,使用共享平台本身并不构成根据《谢尔曼法》第一条触发责任所必需的协议或谅解。然而,美国司法部在其根据美国法典第28章第517条提交的利益声明中,不同意这种狭隘的解读。司法部援引既定案例,包括州际巡回法院公司诉美国案(306 U.S. 208 (1939))和美国诉美国集装箱公司案(393 U.S. 333 (1969)),认为如果竞争对手明知故犯地参与一项可预见地限制贸易的共同计划,即使没有明确的共谋或直接沟通,也可以推断出存在协同行为。司法部的法律分析司法部强调,在驳回动议阶段,对竞争对手是否参与协同行为的调查并不需要严格的证据门槛。如果指控合理地表明被告共同采用了一种抑制竞争关键维度(例如报销率)的共享定价方法,法院必须允许案件进入证据开示阶段。MultiPlan平台据称以“黑匣子”的形式运作,其算法逻辑对付款方或提供商均不透明,而保险公司统一使用该算法实际上限制了他们在索赔估价中行使个体自由裁量权。司法部认为,此类指控如果得到证实,足以支持默契的推断,尤其是在该机制本身可预见地削弱价格竞争的情况下。利益声明进一步将当前事实与涉及合法平行行为的事实区分开来。虽然《谢尔曼法》并不禁止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单方面采取类似的商业行为,但司法部强调,共同依赖集中定价算法(尤其是旨在产生统一结果的算法)可能会跨越合法平行行为与可诉诸诉讼的协调行为之间的界限。决定聘用共同中介机构,而不是根据客观医疗标准或特定市场数据独立评估报销价值,可能构成该法案所谴责的协同活动类型,特别是当所有参与者都了解并依赖于相同的不透明机制时。算法与反垄断法的碰撞此次备案与司法部近年来更广泛的执法态势相符,反映出其对算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促成串谋或反竞争结果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的审查力度加大。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高级官员反复强调,依赖算法工具并不能免除公司的责任,尤其是在这些工具被用作协调行为的载体的情况下,而这种行为在传统反垄断理论下是不允许的。在公开讲话和之前的政策声明中,两家机构都承认,向算法定价的转变给反垄断执法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采取更加因地制宜的方法,充分考虑相关技术的结构、功能和影响。对商业界的警示虽然Multiplan诉讼的结果尚不确定,但司法部的介入向商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利用技术来标准化或自动化竞争对手之间的关键定价功能,不会仅仅因为缺乏明确串谋的特征而逃避审查。相反,如果此类技术的实施反映了集体放弃独立判断,并导致了协调一致的市场行为,法院可以合理地推断违反了《谢尔曼法》第一条的规定。尤其当该工具本身在结构上倾向于产生统一的结果,并且参与公司明确或建设性地意识到其反竞争潜力时,情况更是如此。结论司法部的申请提出了一种连贯且有法律依据的损害理论,该理论与现有先例相符,同时将其适用范围扩展到新的市场安排。通过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司法部重申,《谢尔曼法》禁止限制贸易协议的规定足够灵活,足以涵盖那些虽然在执行上具有现代性,但在根本上与维护竞争市场背道而驰的行为。地方法院最终是否采纳司法部的推理,将与算法时代未来反垄断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无论法院的判决如何,利益声明都可能成为即将采取的执法行动的参考点——特别是在算法定价、第三方平台和人工智能工具在塑造竞争结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行业。(编译自www.jdsupra.com)
95
2025/04/16
美国时间2025年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暂停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实施的部分关税政策。这一重大决策涉及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旨在缓解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并推动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中国卖家而言,这一政策调整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一、积极影响(一)成本降低暂停关税政策将直接降低中国卖家从美国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钢铁、铝制品等关键原材料的进口成本下降,将显著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也将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生产流程,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二)出口市场扩大关税的暂停将消除美国市场对中国卖家的部分贸易壁垒,恢复和扩大市场份额。美国进口商的采购成本降低,可能会增加从中国的进口订单,从而提升中国卖家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随着出口业务的恢复和扩大,中国卖家的品牌影响力也将进一步提升,增强品牌忠诚度。(三)市场竞争优势提升关税暂停后,中国卖家的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将显著增强,有助于与美国本土及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抗衡。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和提升产品质量,中国卖家将能够更好地满足美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四)供应链稳定暂停关税政策有助于稳定全球供应链,减少原材料供应中断的风险。同时,贸易关系的缓和也将降低物流和运输成本,优化企业的运营成本。中国卖家可以更稳定地获取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五)市场信心增强暂停关税政策传递了积极的市场信号,增强投资者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信心,有助于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美国市场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将增加,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也将进一步提升。二、面临的挑战(一)市场竞争加剧关税暂停后,美国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卖家不仅要面对来自美国本土企业的竞争,还要应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市场竞争可能引发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影响盈利能力。因此,中国卖家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尽管特朗普宣布暂停关税政策,但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美国政府可能会根据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再次调整关税政策。此外,美国可能会通过技术标准、环保要求、反倾销调查等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中国卖家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做好应对准备。(三)汇率波动风险关税政策的变化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人民币升值将削弱中国卖家的价格竞争力。因此,中国卖家需要密切关注汇率变化,采取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措施,如使用外汇套期保值工具等。(四)供应链调整部分中国卖家可能在前期因关税政策调整了供应链布局,如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关税暂停后,这些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决定是否将生产环节迁回国内。这一过程可能涉及较高的成本和时间投入。三、应对策略(一)优化产品和服务中国卖家应持续投入研发,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优质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二)加强市场调研密切关注美国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加强对美国市场的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市场定位。(三)风险管理采用外汇套期保值工具,锁定汇率风险,降低汇率波动对利润的影响。优化供应链布局,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稳定性。(四)拓展多元化市场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积极拓展其他国际市场,如欧洲、亚洲、南美洲等。同时,加强国内市场开发,提升国内市场份额,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五)加强合作与联盟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行业联盟,共同应对贸易政策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四、对知识产权的影响(一)知识产权保护加强贸易关系的缓和将为中国卖家与美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机会将增加。美国政府可能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强执法力度,为中国卖家提供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二)知识产权风险随着贸易关系的缓和,中国卖家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降低,可能会面临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美国企业可能会加强对中国卖家的知识产权诉讼,以保护其市场地位。此外,美国可能会通过技术标准和专利布局等手段,设置新的技术壁垒,限制中国卖家的市场准入。(三)应对措施中国卖家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在进入美国市场前,提前进行专利布局,申请相关专利,以增强自身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竞争力。了解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确保在市场运营中合法合规。如果面临知识产权诉讼,应积极应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五、结语特朗普暂停关税政策为中国卖家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也伴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汇率波动等挑战。中国卖家应抓住机遇,优化产品和服务,加强市场调研,做好风险管理,拓展多元化市场,并加强合作与联盟。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卖家应加强管理,提前布局,积极应对侵权风险,以在新的贸易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103
2025/04/11
2025年2月27日,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就一起商标侵权案作出判决,亚马逊印度部门因侵犯“比佛利山庄马球俱乐部”(Beverly Hills Polo Club,简称BHPC)商标权,被责令向商标所有者Lifestyle Equities支付3878万美元(约合34亿印度卢比)的赔偿金。案件背景BHPC商标的所有者Lifestyle Equities于2020年对亚马逊技术公司(Amazon Technologies)及其关联公司Cloudtail India等提起诉讼。Lifestyle Equities指控亚马逊印度网站上销售的服装使用了与BHPC商标极为相似的标志,且这些侵权产品的价格仅为正品的一小部分,严重损害了BHPC的品牌权益。法院判决经过长达五年的审理,德里高等法院最终认定,侵权品牌归亚马逊科技公司所有,并在亚马逊印度网站上出售。法院在长达85页的判决书中指出,使用的商标难以区分,并附上了对比两个商标的T恤照片。法院认为,亚马逊印度作为电商平台,未能对销售产品的商标进行必要的审查,存在明显过错。最终,法院判决亚马逊支付3878万美元的赔偿金,其中包括因版权侵权造成的版税损失赔偿(2.93亿印度卢比)、额外广告和推广费用赔偿(4333万印度卢比),以及诉讼费用(323万印度卢比)。此外,法院还发布了“永久禁令”,禁止亚马逊继续销售侵权产品。案件影响印度律师表示,这一裁决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为商标所有者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印度知识产权法律的实践应用树立了重要参考案例。此前,印度曾对亚马逊展开反垄断调查,发现其在印度网站上给予特定卖家优惠,违反了竞争法,但亚马逊当时否认了这一指控。此次商标侵权罚款裁决,无疑对亚马逊在印度市场的业务布局和品牌形象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亚马逊方面尚未对这一判决结果作出公开回应。后续亚马逊是否会提起上诉,以及如何应对这一巨额罚款,都成为业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以上信息来源于www.mondaq.com
108
2025/04/08
美国时间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行政令,宣布实施“基准关税+对等关税”的双层关税体系。这一举措被称为“21世纪最大规模贸易行动”,标志着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优先”战略的全面升级。一、关税政策具体内容1、基准关税: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国家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生效。部分商品将获得豁免,包括钢铝制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金条、铜、药品、半导体和木材制品等。加拿大和墨西哥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的商品将继续获得豁免。2、对等关税:对美国贸易逆差较大的国家,将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其中中国商品将被征收高达34%的对等关税。这些对等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3、汽车关税:特朗普宣布从4月3日起对所有外国制造的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汽车关税还将覆盖所有进口电脑,包括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税率为4%。4、国家紧急状态: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声称这是为了提高美国的竞争优势,保护美国主权,并加强美国国家和经济安全。二、市场反应1、股市:特朗普关税措施公布后,美股期货大跌。纳斯达克100期货跌超3%,标普500期货跌近2%,道指期货跌约1%。亚太市场也受到冲击,日经225指数早盘跌幅扩大至4%。2、黄金:现货黄金保持涨势,最新上涨0.5%至每盎司3160.50美元。三、受影响最大的商品类别1、汽车及零部件: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导致相关企业出口成本大幅上升,利润空间压缩。2、新能源产品:美国对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加征特别关税,削弱了相关产品的出口竞争力。3、电子产品:电子产品(如手表、时钟、消费电子产品)被纳入加征关税清单,出口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市场份额下降的双重压力。4、纺织品和服装: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企业利润空间较薄,加征关税后,企业可能需要通过压缩利润或提高价格来维持市场份额。5、农产品:农产品(如乳制品、鲜/冷冻鱼类、加工或罐装蔬菜等)被纳入加征关税清单,出口成本上升,可能导致美国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6、金属制品:钢铁、铝制品等金属制品被加征关税,出口企业面临更高的关税壁垒,导致出口量下降。7、化工产品:化工产品(如有机化学品、塑料、橡胶及其制品)被纳入加征关税清单,短期内相关品种和制品的出口量可能下降。8、家具和家用电器:这些产品的出口企业面临更高的关税成本,可能导致美国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上涨,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9、半导体和芯片:半导体、工业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被纳入加征关税清单,出口受到限制,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四、对中国跨境卖家的影响1、成本上升: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直接导致中国跨境卖家的出口成本大幅上升。跨境物流服务商纷纷提高收费标准,卖家物流成本上升约20%-30%。2、市场需求波动:关税增加导致商品价格上升,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增加,可能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部分美国企业可能会转向关税较低的东南亚国家采购商品,进一步压缩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3、供应链调整压力:为规避高额关税,部分卖家可能被迫将生产基地迁移至东南亚、拉美等关税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海外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物流压力,但也面临高成本和低灵活性的双重挑战。4、运营风险增加:关税政策的复杂性要求卖家确保商品分类准确,否则可能面临清关延误或罚款。关税生效前可能出现“抢进口”潮,导致海运价格波动和港口拥堵。5、市场竞争加剧: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对美国本土企业进行保护,美国本土电商平台和卖家将获得更多机会,中国跨境卖家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无核心优势的传统铺货型卖家和低利润卖家将加速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6、平台与物流服务商的调整:依赖直邮小包的平台可能需要调整业务策略,更多转向海外仓发货的半托管模式,以维持低价优势。以小包为主的物流服务商服务难度和成本上升,部分卖家可能转向海外仓发货,导致物流服务商客户流失。五、应对策略建议1、优化供应链:评估东南亚、南美等低成本地区供应商,多元化采购,降低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2、调整定价与产品线:通过分阶段提价或优化产品组合来消化关税成本,聚焦高利润、低关税影响的产品。3、利用关税豁免机制:关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豁免清单,申请特定商品关税排除。4、拓展市场: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拓展欧洲、日本等其他海外市场。5、加强合规管理:确保商品分类和申报信息准确,避免清关延误或罚款。总体来看,特朗普加征关税对中国跨境卖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促使卖家加快供应链优化和业务转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122
2025/04/03
2025年3月10日,美国加州联邦陪审团对一起备受关注的版权侵权诉讼案作出裁决,裁定华特迪士尼公司(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海洋奇缘》(Moana)并未侵犯编剧兼动画师巴克·伍德尔(Buck G. Woodall)所创作的剧本《海浪战士巴基》(Baki)的版权。(图片来源于《海洋奇缘》宣传海报)案件背景巴克·伍德尔声称,他自1999年起就开始创作《海浪战士巴基》,并投入了超过15年的时间和50万美元用于开发该项目,包括独特的插图、角色设定、完整的剧本以及一部剧场版预告片。他指控迪士尼在未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抄袭了其作品,并将其改编为2016年上映的动画电影《海洋奇缘》。诉讼焦点案件的焦点集中在两个关键要素上:接触可能性和实质性相似。接触可能性:伍德尔声称,他在2003年曾将《巴基》的创意推荐给其嫂子的继妹珍妮·马尔奇克(Jenny Marchick),当时马尔奇克在一家与迪士尼共用片场的制作公司担任助理。伍德尔表示,马尔奇克曾多次鼓励他创作并分享更多《巴基》的内容,并承诺将其材料递交给“合适的人”。然而,迪士尼方面辩称,《海洋奇缘》的创作者从未接触过伍德尔的大纲或剧本,马尔奇克也出庭作证,表示她从未向迪士尼的任何人员展示过伍德尔的材料。实质性相似:伍德尔主张,《海洋奇缘》与《巴基》存在多个实质性相似的要素,例如青少年角色违抗父母警告踏上危险海洋旅程、主角在航海过程中学习古代波利尼西亚文化、以星辰导航的概念、主角遇见一名带有纹身的半神等。然而,迪士尼通过指出两部作品在角色背景与动机等方面的关键差异来反驳这一主张。例如,《巴基》主角为一名渴望学习冲浪的现代美国青少年,而《海洋奇缘》主角莫阿娜则是古代的原住民未来酋长,目标为延续族人的航海传统。裁决结果经过不到3小时的审议,陪审团最终认定迪士尼不存在接触伍德尔作品的可能性,因此迪士尼胜诉。由于陪审团认定迪士尼未接触过伍德尔的作品,案件未对两部作品是否实质性相似进行进一步讨论。专家建议此案件凸显了创作者在保护创意作品时需采取的策略:记录创作过程:创作者应保存完整的创作记录,包括草稿、笔记、通信、研究材料以及开发成果,并标注明确的时间戳。这些记录不仅能够证明作品的创作过程,还能在侵权诉讼中作为独立创作的有力证据。在本案中,迪士尼提交了数千页的开发文件,详细记录了《海洋奇缘》从创意到完成的每一步,成功证明了其独立创作的过程,这对胜诉起到了关键作用。及时注册版权:尽管版权在作品创作完成后自动生效,但向美国版权局注册作品可带来多重优势,包括建立公开记录并使相关方能够就美国作品提起侵权诉讼。伍德尔声称其作品被迪士尼抄袭,但由于未能提供充分的版权注册记录,其主张在法律上缺乏足够的支撑。而迪士尼通过完善的内部管理和严格的创作流程,确保了其作品的独立性和合法性。创作者也应从一开始就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因疏忽而陷入侵权纠纷。控制作品传播范围:创作者应谨慎处理作品的传播,避免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创意或作品透露给不可靠的第三方。如果作品被泄露或传播给潜在侵权者,必须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对方接触过作品。伍德尔声称其作品通过中间人传递给迪士尼,但迪士尼成功反驳了这一说法,指出其创作团队从未接触过伍德尔的作品。因此,创作者在分享创意时应确保有可靠的记录和证据链。明确作品的独特性:创作者应确保作品具有独特的创意和表达,避免与现有作品过于相似。在侵权诉讼中,法院通常会比较两部作品的核心创意、角色设定、情节发展等要素,判断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虽然伍德尔指出《海洋奇缘》和《巴基》存在一些相似的情节,但迪士尼通过强调两部作品在角色背景、动机和文化背景上的关键差异,成功反驳了实质性相似的主张。寻求专业法律顾问:与经验丰富的法律团队合作,可协助识别并保护创意作品中最具价值的元素,并在必要时制定有效的诉讼策略。迪士尼凭借其强大的法律团队和完善的证据体系,成功推翻了侵权指控。创作者在面对侵权风险时,也应寻求专业的法律支持,以保护自身权益。结语迪士尼《海洋奇缘》版权侵权案的胜诉,提醒创作者在保护自身创意和知识产权时,必须采取全面且有效的措施。通过详细记录创作过程、进行版权注册、控制作品传播范围、明确作品的独特性,并寻求专业法律支持,创作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避免侵权纠纷的发生。信息来源于www.jdsupra.com
120
2025/04/02
2025年3月,美国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和汤姆·科顿(Tom Cotton)重新提出了《2025年恢复排他性专利权以实现工程、科学和技术机会法案》(简称《RESTORE专利权法案》),众议员纳撒尼尔·莫兰(Nathaniel Moran)和玛德琳·迪恩(Madeleine Dean)也提出了众议院配套法案。法案背景该法案旨在恢复专利所有人在侵权案件中获得禁令救济的权利。自2006年美国最高法院在“易趣(eBay)诉MercExchange案”中作出裁决以来,专利侵权案件中的禁令救济变得难以获得。这一裁决改变了法院以往在认定侵权后通常会签发禁令的做法,转而采用四要素测试法来确定签发禁令是否合理。此后,专利权人在侵权案件中申请永久禁令的请求大幅减少,许多专利所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法案内容《RESTORE专利权法案》建议对《专利法》第283条进行修改,增加一项“可反驳的推定”条款。根据该条款,如果法院在案件中作出终审判决,认定专利所保护的权利受到侵犯,则专利权所有人将获得可反驳的推定,即法院应就该侵权行为授予永久禁令。这一改变将使侵权者承担证明没有理由颁发禁令的责任,例如,如果侵权者能够证明禁令会损害公众利益,则禁令可能不会颁发。支持与反对该法案得到了多方支持。前任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局长安德烈·扬库(Andrei Iancu)和戴维·卡波斯(David Kappos)等知识产权专家认为,该法案将为发明人提供必要的保障,推动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创新联盟执行董事布莱恩·庞珀(Brian Pomper)也表示,该法案将恢复专利法的平衡,使小型发明人在面对大科技公司侵权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该法案可能会撤销最高法院“易趣案”的裁决,使专利诉讼回到该裁决之前的时代,甚至有人担心这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影响与展望如果该法案通过,预计将对美国专利制度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将增强专利权人的保护力度,威慑潜在的侵权者;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关于专利保护与公共利益之间平衡的进一步讨论。《RESTORE专利权法案》的重新提出,反映了美国在专利保护领域面临的挑战和争议。随着该法案在国会的推进,其最终能否通过以及如何影响美国的创新生态,值得持续关注。*以上信息来源自www.ipwatchdog.com
121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