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客服按钮 微信客服图片
留言按钮
返回顶部按钮
 
国际知产资讯
案件背景诺基亚指控亚马逊在其 Prime Video 服务及相关流媒体设备中侵犯了多项专利,这些专利涉及视频编码、内容推荐等技术。此次诉讼主要围绕两项专利展开:EP 2271048 B1,保护一种在流媒体视频播放时显示附加信息(如演员信息)的方法;以及 EP 2130150 B1,涉及用户媒体文件的管理技术,例如为流媒体用户推荐其他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德国法院裁决2025 年 2 月 7 日,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对诺基亚与亚马逊之间的专利诉讼作出裁决,认定诺基亚针对亚马逊的 EP 2 271 048 B1(以下简称 EP 048)的侵权成立。法院裁定,亚马逊的 Prime Video 流媒体服务侵犯了诺基亚所持有的欧洲专利 EP2271048(“提供多媒体服务的方法”),并颁布了面向德国全境的永久禁令。该专利涉及投屏功能,允许用户通过 Google Chromecast、Android TV、Fire TV 或 Echo Show 等设备,将 Prime Video 内容投射到电视上观看。法院的禁令要求亚马逊停止在 Prime Video 服务中使用这一功能,禁止销售相关侵权的硬件产品,包括多种 Fire TV 设备和 Echo Show 产品,并提供自 2023 年 1 月 1 日以来的相关使用信息。此外,法院还裁定亚马逊需赔偿诺基亚因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为了执行该裁决,诺基亚需提供 6.4675 亿欧元的保证金。然而,在涉及 EP 2130150 B1 专利的案件中,法院驳回了诺基亚的侵权指控。双方反应诺基亚对法院的裁决表示欢迎,并强调诉讼始终是 “最后手段”。诺基亚希望亚马逊的消费者能从公司在多媒体研发上的巨大投入中受益,但如果专利权人未能获得合理的技术使用补偿,创新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诺基亚呼吁亚马逊尽快履行其义务,并根据公平条款与诺基亚达成专利许可协议。亚马逊表示尽管德国法院裁定其侵犯了诺基亚的一项专利,但其在德国的视频流服务 Amazon Prime Video 仍将继续运营,德国客户不会因此失去 Prime 会员资格。亚马逊称杜塞尔多夫法院的判决仅涉及该服务在德国的有限功能,即将 Prime Video 应用程序中的视频从一台设备投射到另一台设备上,并未涉及该服务的整体情况。后续进展亚马逊有权对该判决提起上诉,并请求暂停执行禁令。但根据以往经验,德国法院很少批准此类请求。诺基亚在多个国家对亚马逊提起诉讼,包括德国、英国、美国和印度。在德国,诺基亚已赢得多项针对亚马逊流媒体设备的禁令;在美国,ITC 很可能会继续以进口禁令的形式加大对亚马逊的压力。针对上述两项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正在德国联邦专利法院审理中。
177
2025/02/18
2025 年 1 月 8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了《2024 年假冒和盗版恶名市场名单》。这份报告再次将全球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该报告列出了 38 个在线平台和 33 个实体市场,这些市场据称从事或协助大量商标假冒或版权盗版行为。报告特别关注了非法网上药店和假药问题,强调假药对健康和安全构成的风险,并呼吁贸易伙伴加强针对假冒商品(尤其是假药)的刑事和边境执法。中国上榜的平台和市场在线平台:多个中国在线平台仍在名单之上,包括淘宝、拼多多、百度网盘和敦煌网。抖音商城(TikTok 电商平台的国际版)首次被列入名单。百度网盘:据报道,百度网盘被用于传播大量盗版内容,包括电影、电视剧和软件。该平台的开放性和用户分享链接的便捷性使其成为版权侵权的温床。拼多多:拼多多因平台上假货泛滥而受到批评。许多卖家在拼多多上以极低的价格提供商品,其中一些商品被怀疑是假冒或侵犯商标的。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淘宝在打击假货和盗版方面也面临挑战。尽管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的母公司)一直在努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但平台上仍有大量假冒商品和盗版材料。实体市场:中国有七个实体市场被列入名单。这些市场以制造、分销和销售假货而闻名。例如,广州和上海的一些知名市场被报告出售各种假货,包括服装、皮革制品和电子产品。微信被移出名单微信连续两年上榜后,在 2024 年的名单中被移除。微信的母公司腾讯一直积极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沟通,并强调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腾讯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打击微信上的假货和盗版,例如加强公众号和小程序的审核,并与权利所有者合作快速处理侵权投诉。中国的反应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恶名市场报告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该报告缺乏确凿证据和详细分析,是对中国知名企业的不公平打压。中国官员指出,中国一直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他们还呼吁美国尊重事实,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端指责。总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 2024 年恶名市场报告再次引发了对全球市场知识产权侵权的担忧。尽管一些中国平台和市场被列入名单,但中国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这一状况。知识产权保护仍然是一个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有效打击假冒和盗版商品,保护创新者和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163
2025/02/17
案件背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媒体和科技公司,拥有海量的法律研究材料和版权内容。其法律研究平台 Westlaw 为全球法律专业人士提供权威的法律信息和分析工具。Ross Intelligence 是一家成立于 2015 年的法律 AI 初创公司,专注于开发法律服务的人工智能产品,旨在通过 AI 技术提高法律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2020 年,汤森路透对 Ross Intelligence 提起了 AI 版权诉讼,指控其未经许可使用 Westlaw 平台的材料来训练其 AI 模型,构成版权侵权。这起诉讼成为美国首例重大 AI 版权案,引发了业界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法律程序案件在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审理,法官 Stephanos Bibas 负责此案。审理过程中,双方就 AI 训练是否构成版权侵权展开了激烈辩论。汤森路透主张,Ross Intelligence 未经授权使用其版权内容,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 Ross Intelligence 则辩称,其行为属于 “合理使用”,即在特定情况下,未经许可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是合法的,例如用于非商业研究、新闻报道等。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仔细审查了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论据,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 Ross Intelligence 使用汤森路透内容的具体方式和目的;二是其行为是否对汤森路透的市场造成了实质性影响;三是是否存在其他可行的替代资源供 Ross Intelligence 使用。法院判决2025 年 2 月 12 日,法官 Stephanos Bibas 作出判决,支持汤森路透的诉讼请求,认定 Ross Intelligence 的行为构成侵权。法官在判决中写道:“Ross 的所有辩护理由都站不住脚,我全部驳回。” 法院认为,Ross Intelligence 的行为不符合 “合理使用” 原则,尤其是其意图通过开发市场替代品与 Westlaw 竞争,这显然超出了 “合理使用” 的范畴。法院进一步指出,Ross Intelligence 在使用汤森路透内容时,并未进行实质性的转化或创新,而是直接复制和利用了大量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这种行为对汤森路透的市场利益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此外,法院还强调,即使 Ross Intelligence 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技术价值,也不能成为侵犯版权的借口。案件意义这一判决对生成式 AI 公司与版权持有者之间的争斗具有重大影响。它明确了 AI 公司在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进行训练时的法律边界,为未来的 AI 版权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美国法院系统正在审理数十起涉及人工智能的版权诉讼案件,汤森路透的胜利为这些案件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先例,可能会影响未来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对于 AI 公司而言,这一判决提醒它们在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材料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以技术创新为借口侵犯他人的版权。同时,这也为版权持有者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护,鼓励它们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判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在法律层面上解决了版权纠纷,还为行业树立了良好的标杆,促进了 AI 技术与版权保护的平衡发展。未来,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类似的版权纠纷可能会继续出现,但这一判决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参考。
172
2025/02/14
案件背景腾讯是一家领先的中国科技公司,拥有大量视频内容版权,包括热门电视剧和电影。Unblock Tech 是一家专注于生产销售网络电视盒及相关产品的台湾公司。Unblock Tech 生产高质量的4K电视盒,具备高清直播、全球CDN节点加速和AI语音控制等功能。其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覆盖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欧洲等地。在本案中,腾讯指控台湾的电视盒子公司Unblock Tech及其相关实体未经授权复制、分发和进口了其超过1500个视频作品,其中包括家庭剧《小日子》和科幻大片《三体问题》。法院判决美国德克萨斯州西部地区法院在审查相关事实和适用法律后,认定被告方存在直接版权侵权、诱导和实质性促成版权侵权、间接版权侵权等行为。当地时间2月7日,法院作出判决,支持腾讯公司对一家电视盒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和下游美国销售商提起的影视剧版权侵权诉讼。法院认定被告方存在直接、协助及间接版权侵权行为,对其下达永久禁令,并判决被告赔偿腾讯公司超过8475万美元(约合6.16亿人民币)。其中,在美国注册的影视作品按照美国法律规定,以30万美元一剧集进行赔偿。案件意义这一裁决不仅在法律层面妥善解决了版权争端,还在行业内树立了积极的榜样。尤其是近日《哪吒2》被盗摄翻译上传至外网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同时,也呼吁数字媒体和互联网行业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更多的中国企业应在海外积极维权,为中国数字内容提供有力保障。
198
2025/02/13
案件背景超人,这个在全球范围内家喻户晓的超级英雄形象,自1938年首次出现在《动作漫画》(Action Comics)第1期以来,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标志。然而,这个标志性的角色却一直深陷版权纠纷之中。超人由杰里・西格尔(Jerry Siegel)和约瑟夫・舒斯特(Joseph Shuster)联合创作,他们在1934年开始创作这个角色,并在1938年将其版权转让给了侦探漫画公司(Detective Comics),即后来的DC漫画公司。多年来,DC漫画公司作为华纳兄弟的子公司,一直在各种媒体上使用超人角色,包括漫画、电影、电视节目和周边商品。2025年诉讼2025年1月31日,约瑟夫・舒斯特的遗产管理方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对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和DC漫画公司提起版权诉讼。诉讼声称,根据英国法律,舒斯特的版权在1992年他去世25年后,即2017年,已经自动归还给他的遗产管理方。诉讼指出,自2017年以来,华纳兄弟在未经遗产管理方许可的情况下,在英国、加拿大、爱尔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继续使用超人形象,侵犯了遗产管理方的版权。诉讼细节诉讼中提到,根据英国版权法以及遵循英国法律传统的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爱尔兰)的版权法,版权在作者去世25年后自动终止,版权权益归还给作者的遗产。舒斯特于1992年去世,因此他的版权在2017年归还给他的遗产管理方。然而,华纳兄弟和DC漫画公司继续在这些国家使用超人形象,包括在电影、电视节目和商品中,而未获得遗产管理方的授权。对新超人电影的影响这场诉讼对即将于2025年7月上映的新超人电影产生了潜在影响。由詹姆斯・冈恩(James Gunn)执导、大卫・科伦斯韦(David Corenswet)主演的这部电影,原计划在全球范围内上映。然而,诉讼可能导致该电影在某些国家的发行受阻,特别是那些遵循英国版权法的国家。遗产管理方寻求经济赔偿,并要求法院颁布禁令,禁止华纳兄弟未经授权使用超人形象。华纳兄弟的回应华纳兄弟的一位发言人表示,他们根本不同意诉讼中的指控,并将积极捍卫自己的权利。他们认为自己的使用并未侵犯遗产管理方的版权,并将继续在法庭上维护自己的权益。历史背景这场诉讼是超人版权纠纷的最新一章。多年来,舒斯特和西格尔的遗产管理方一直试图从华纳兄弟手中夺回超人的版权。2013年,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裁定,根据美国法律,创作者的遗产管理方不能从华纳兄弟手中夺回超人的版权。然而,这次诉讼将焦点转向了英国和国际版权法,试图在这些法律框架下重新夺回版权。未来展望这场诉讼不仅涉及经济利益,还涉及创意所有权和利润分配等更广泛的问题。它可能对DC宇宙(DCU)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即将上映的超人电影和其他相关项目。随着诉讼的进展,双方将继续在法庭上展开激烈的法律较量,而最终结果将决定超人这一标志性角色的未来命运。
193
2025/02/12
国际商标协会(INTA)是一个全球性协会,由品牌所有者和专业人士组成,致力于支持商标和辅助知识产权,以促进消费者信任、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并致力于通过品牌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其成员包括近 6000 个组织,代表了来自 181 个国家的 33500 多位个人(商标所有者、专业人士和学者),他们受益于该协会的全球商标资源、政策发展、教育和培训以及国际网络。INTA 成立于 1878 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在北京、布鲁塞尔、圣地亚哥、新加坡和华盛顿特区设有办事处,并在安曼、内罗毕和新德里设有代表处。2025 年 1 月 9 日,INTA向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大上诉委员会(GBoA)提交了一份重要的法庭之友简报,该简报聚焦于 EUIPO 案件 R 50/2024 - 2,此案件关键在于探讨由包括名人在内的人物逼真面部图像组成的标志作为商标的可保护性问题。案件起源是荷兰著名歌手兼演员约翰内斯・亨德里克斯・玛丽亚・斯密特在 2015 年 10 月 23 日提交了第 014711907 号欧盟商标申请,他希望注册一副自己面部图像的商标,这幅图像以照片形式对其面部真实外观进行了 “自然” 描述。然而,EUIPO 在 2023 年 12 月 19 日作出决定,审查员拒绝将该照片注册为第 9 类、第 16 类、第 24 类和第 25 类商品以及第 35 类和第 41 类服务的图形商标,给出的理由是该图像缺乏显著性和描述性。面对这一拒绝,申请人于 2024 年 1 月 8 日提起上诉,其主要依据是 BoA 的一些先例,这些先例曾经推翻了过去类似的驳回决定。到了 2024 年 9 月 26 日,EUIPO 第二上诉委员会做出决定,将此上诉提交给 GBoA,因为 GBoA 通常处理重要和 / 或极具争议的问题,此举旨在解决该机构内部在保护此类标志方面缺乏一致性的问题。上诉委员会的决定特别指出,该机构似乎系统性地驳回了注册包含逼真人物面部图像的标志,理由是缺乏固有的显著性和 / 或描述性,而 BoA 最近却采取了更灵活的方法。INTA 在其简报中明确表示,申请注册照片级真实面部图像本身并不会引发对于区分一般商品和服务的能力或显著性、描述性以及人格权方面的担忧。事实上,由包括名人在内的人物逼真面部图像组成的标志本身并没有被排除在商标保护之外。当标志是人物肖像(即使是名人肖像)时,这一事实本身不足以确定该标志缺乏《欧盟商标条例》(EUTMR)第 7 条第(1)款(b)项下的固有显著性和 / 或第 7 条第(1)款(c)项规定的描述性。在评估由逼真的人物面部图像组成的标志的固有显著性 / 描述性时,需要进行复杂的评估,必须结合相关行业的市场惯例,并且考虑到公众的看法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将各种因素和案件的所有情况都纳入考量。商标保护的对象并非人物的面部或其肖像,而只是该人物的特定逼真图像,由逼真的人物面部图像组成的商标将具有独立于所描绘人物的生命,就像著名的肯德基商标描绘了快餐连锁店创始人哈兰德・大卫・桑德斯上校的面部特征一样。而且,物理特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以及被描绘人物目前的名气这一事实并不一定影响该人物的照片级真实图像作为商标的可注册性。此外,INTA 还指出,根据 EUTMR 第 7 条第(3)款,个人的声誉本身不足以证明获得了显著性,因为为此目的所需的是将标志系统地用作商标,而不是将人物的面部用于非商标目的,例如模特服务商标上描绘的模特走秀。《欧盟商标条例》并没有明确排除肖像作为商标的注册可能性,但肖像商标需要满足显著性要求,并且不能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如肖像权。在实际操作中,肖像商标的注册需要综合考虑其显著性、描述性以及是否存在在先权利等因素。根据《欧盟商标条例》(EUTMR),与肖像相关的条款主要涉及商标的注册条件、显著性以及可能的绝对驳回理由等。以下是与肖像相关的主要条款内容:第 4 条:商标的定义欧盟商标可以由任何能够在欧盟商标登记簿中呈现的符号组成,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商品或其包装的外形或声音等,只要这些符号能够将某一企业的商品或服务与其他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并且其呈现方式能够让主管当局和公众清楚明确地确定赋予权利人保护的主题。这意味着,肖像如果能够满足上述条件,可以作为商标的组成部分进行注册。第 7 条:绝对驳回理由第 7 条第(1)款:第(b)项:如果一个标志缺乏显著性,即不能使消费者将商品或服务与其他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则不能注册为商标。对于肖像而言,如果其仅仅是某个人的真实面部图像,而没有其他显著性特征,可能会被认为缺乏显著性。第(c)项:如果一个标志仅包含拟寻求保护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数量、产地、生产时间等的描述性信息,也不能注册为商标。肖像如果仅用于描述商品或服务的某些特征,可能会被视为描述性标志而被驳回。第 7 条第(3)款:即使某个标志因缺乏显著性或描述性而被驳回,但如果该标志通过使用已经在相关公众中获得了显著性,则仍然可以注册为商标。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肖像通过长期使用,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与特定商品或服务的联系,从而获得了显著性,那么它仍然可以被注册为商标。第 52 条:无效的相对理由欧盟商标应被宣布无效,如果存在在先的肖像权等在先权利,并且该在先权利人根据欧盟法或成员国国内法有权禁止该欧盟商标的使用。这表明,如果某人的肖像权在先存在,并且商标的使用侵犯了该肖像权,那么该商标可以被宣告无效。第 60 条:无效的理由欧盟商标可以被宣告无效,如果该商标与他人的在先权利(如肖像权)相冲突,并且该在先权利人有权禁止该商标的使用。这进一步强调了在先肖像权对商标注册和有效性的影响。
161
2025/02/11